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 8月28日,中国海外发展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核心净利润138.2亿元,利润行业领先;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率15.5%,较去年全年有所回升,核心净利润率继续保持在行业最高区间。
2023年上半年,集团系列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人民币1,802亿元,同比增长30%。市占率提升36%,据克而瑞统计,中海上半年全口径销售和权益销售排名分别位居行业第三和第一,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中海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颜建国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中海将继续保持稳健审慎的财务水平,主动谋发展,积极防风险,攻守兼备,不断提升主流城市的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面对下半年变化的市场,中海将持续加大核心城市的投资,积极主动捕捉收并购机会,确保公司稳中求进地可持续发展。
合约销售市场份额逆势提升,权益销售额位居行业首位
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行业头部企业格局再次洗牌,而一些经营稳健的企业,表现出穿越周期的强大韧性,逆势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颜建国表示,房地产转折期,不确定性增强,市场变化多端,不变的是中海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策略。
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集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138.2亿元(剔除税后投资物业重估增值和汇兑净损益等影响),核心股东净利润率为15.5%,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集团系列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人民币1,802亿元,同比增长30%。合约销售市场份额逆势提升0.76百分点至2.86%,市占率提升36%,据克而瑞机构统计,集团全口径销售和权益销售排名分别位居行业第三和第一。
对照中海管理层2023年年初公布的“20%销售增长”年度目标,中海上半年圆满完成销售目标。另外,在分城市表现上,中海上半年在 33 个城市市占率跻身前三,较2022年度增加3个。其中北京单一城市实现合约销售额359亿元,市占率继续保持第一。优异的销售成绩也源于中海在市场的良好口碑和购房者对中海品牌实力的信任。资料显示,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大背景下,中海上半年交付完成率达100%。
除住宅板块外,上半年,中海商业资产运营板块成绩更加亮眼,集团实现商业资产运营收入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长11.3%。
据介绍,集团2023年预计入市20个项目。上半年已入市项目10个,包括3座写字楼、4座购物中心、3栋长租公寓。其中,5月,山姆会员店作为上海真如环宇城MAX首店开业,该店创造两个“全球第一”:全球唯一一家开在公园里的山姆会员商店,店铺位于海纳中央公园下方;同时也是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一家山姆商店,有望成为“亚洲山姆店王”。另外,环宇城MAX为中海商业最高产品线首发旗舰作品,预计年底入市。
一线城市占新增土储近半,稳中求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储备规模和结构,一直是外界审视房企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市场背景下,城市布局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23年上半年,中海在土地市场表现活跃,几乎参与了核心城市的所有土拍。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集团系列公司共新增土地储备16宗,总购地金额人民币414亿元,新增总货值人民币717亿元,据克而瑞的统计数据,中海上半年新增土地投入位列行业第三。其中,中海发展(不含中海宏洋)新增土地储备13宗,购地金额人民币378.8亿元,新增货值人民币641.8亿元。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海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增货值占总新增货值比例为44.7%。颜建国指出,中海战胜市场的信心就源自于充足的货量,以及主力货量布局于核心城市的货量结构优势。
颜建国同时表示,中海还将密切追踪相关并购机会。而中海可以随时伺机而动的底气,就源于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和充裕的现金流。
公告显示,上半年,中海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337亿元,并提前或到期偿还境内外今、明年债务人民币582.4亿元。截至6月末,集团在手现金为1,142亿元,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12.4%,资产负债率为58.3%,净借贷比率为37.7%,继续保持“绿档”。
近期,房地产行业迎来密集的利好政策,行业有望完成筑底。颜建国表示,中海创立40余年,历经多轮经济与房地产周期而持续稳健,保持行业领先。集团将继续坚持客户为本、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好产品、好服务、好效益、好公民” 的经营理念,与同行一道,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引领房地产下半场高质量发展。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