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门庭婷) 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塔吊林立的场面逐步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宽广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定位为北京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和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丽泽金融商务区在全面建设中走向跨越式发展。

“丽泽‘金融+科技’的产业生态链、供应链已初步形成。”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丽泽商务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国龙表示,金融机构类型不断丰富,进一步促进了现代金融商务新业态聚集,助力开创首都金融发展新格局。

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入驻新兴金融企业440家

作为新一轮城南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面积8.09平方公里,核心区用地2.81平方公里,是二三环之间唯一一个仍有增量土地释放的地区。以丽泽路为界限,丽泽金融商务区被分为南区、北区。

据李国龙介绍,丽泽金融商务区先期启动的是南区建设,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190万平方米。按照计划,今年位于南区的D01地块、D02地块和中证广场项目将开工建设。6月13日,聚焦数字人民币、数字监管、数字资产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28万平方米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所在地块也顺利出让。他表示,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所在地块为南区最后一宗产业用地,其顺利出让标志着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的建设即将“收尾”。下一步,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建设重心将放在北区。目前,丽泽北区国际金融城的地下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国际金融城建设总规模约16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打造涵盖商务办公、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活力中心。

随着更多产业空间投入使用,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入驻丽泽。截至目前8月,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共计1071家,其中金融企业474家,科技类企业289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已入驻的金融企业中,新兴金融企业达440家,占比约92.8%。瑞众人寿、易付达、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等一批重点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纷纷落户丽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李国龙表示,未来三年,丽泽金融商务区将围绕“金融+科技”两大主导产业,锚定数字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等方向,着重布局“6552”产业细分赛道,即6条新兴金融赛道、5条底层技术赛道、5条金融专业服务赛道、2条基础设施赛道。预计到2024年,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将超过1200家。

“软硬”两手抓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丽泽金融商务区软硬环境两手抓,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2022年初,伴随着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时以丽泽城市航站楼、一站五轨”立体交通枢纽的建设及丽泽路地下商业建设为契机,作为丰台区的三个重点功能区之一,丽泽区域迎来一次新的机遇。

“为进一步增强交通通行能力,丽泽金融商务区及周边区域未来将形成‘四纵四横’的路网格局。”李国龙表示,伴随着相关设施及产业的落地,近期大力推动丽泽路、柳村路南段、丰台站东路、万寿寺东路及莲花河东路的道路建设工作,以快速完善相应区域干路网格局。

“目前,丽泽南区内部交通路网已基本成型。”据李国龙介绍,下一步丽泽金融商务区将继续推进剩余道路建设,加快形成整体交通路网;同时针对南区部分道路通过“疏整促”措施,通过精细化设计进一步提升街道立面、道路景观及与周边建筑的衔接,提升相关区域的交通服务功能及使用效率。

而对于丽泽北区,未来采用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理念,逐步推动在丽泽航站楼周边实现无车区,强化共享街道理念,将更多地上空间留给行人,赋能区域品质活力,提升丽泽及周边区域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在生态环境方面,丽泽金融商务已实现绿化1009亩,绿草如茵衬托金融新景,园林式金融商务区初具规模。今年7月,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获评2022年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园区类),为北京唯一获评的园区。接下来,丽泽金融商务区将加快推动2808亩集中绿地建设,依托金中都城遗迹文化带、莲花河滨水活力带和三环及丰草河健康生活带,沿丰草河和莲花河打造“丰草莲香”的滨水文化绿地,初步形成“一心、三带、多点”公园体系,构建功能复合的滨水休闲空间。

配套设施方面,丽泽天街、平安幸福汇两个商业综合体实现开业;北京市第五实验学校和北京丽泽国际学校的初中部已经在去年9月成功招生办学,今年开始招收小学部。

李国龙表示,为打造优质的企业服务“软环境”,丽泽金融商务区还依托“丰九条”、“两区”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为入驻丽泽金融商务区的企业,从资金奖励、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人才引进、交通出行等各方面提供优质的政策服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优质产业生态、提供贴心公共服务,让在商务区内工作生活的人们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李国龙表示,丽泽金融商务区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倍增计划”和“发展伙伴计划”,全力推动丽泽金融商务区实现倍增发展,为丰台区高质量建设贡献“丽泽速度、丽泽效率、丽泽质量”。

编辑:安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